时间:2022-10-06 15:37:14 | 浏览:2664
□保定日报通讯员 李淑玲 高腾阳
招商、洽谈、签约……2021年12月30日,伴随着清苑经济开发区内中南高科产业园6万平方米厂房完工,37个符合产业定位政策的项目相继入驻。这是清苑区按照市委“三聚焦一加强”战略部署,紧紧围绕“体制制度创新、园区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为建设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赋能的具体写照。
2021年,清苑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洽谈签约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排名全市第三——签约项目55个,税收收入6.71亿元,同比增长46.3%;固定资产投资37.53亿元,同比增长113.42%……短短一年时间,清苑经济开发区多项考核指标跃居全市前茅。
谋创新,激发发展活力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清苑区委、区政府决定大胆创新。该区以中南高科保定清苑新经济产业园为试点,在园区管理、要素保障、精准招商等领域大胆创新,以改革“动能”提升发展“势能”。一是开创“园区托管”新模式,通过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土地指标委托服务协议书》等合作协议,中南高科为开发区提供“土地整治+园区运营+精准招商+产业服务协同”等服务,变“经济开发区直接对接企业”为“开发区对接园区+园区对接企业”。园区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严格落实税收承诺、退出机制,对税收金额不达标且未能整改的依法解除合同,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资源闲置问题,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发挥最大的应有效益。二是实施产权分割登记制度。严格落实工业项目产权分割政策,对中南高科保定清苑新经济产业园的厂房施行精确化产权分割,按照“栋”“单元”“层”进行独立招商,入驻企业可以通过全款或部分银行贷款方式购买厂房,并拥有自己独立的产权,极大地提高了园区吸引力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三是创新精准招商模式。实施地企联动招商,依托中南集团“千人”招商团队和“一超四大五小满天星”招商天网,实行以商招商、联合招商、产业链招商,对接招商北京、深圳优质企业,合作成立北京联合招商中心。目前,已签约入驻企业33家,全部达到规上企业标准,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家。
建平台,提升园区运营效能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清苑项目和园区的定位,该区把基础设施、干部队伍、人才引进作为发力点,在硬件环境上筑牢“兴业根基”。 大力推进园区高标准建设。积极争取债券资金2.35亿元,谋划实施兴郎路、新华路等园区道路建设,推进高压线迁改、园区热力管网、标准化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与央企吉电投、中国联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实施园区综合能源改造工程和工业智慧新城项目,打造“新九通一平”。目前,园区已上报扩区至30.95平方公里,托管高铁东站智慧产业园、东闾轻型起重机械工业园、京车产业园共计45.72平方公里,不断拉开发展框架,增强发展动能,挖掘后发优势,实现由“发展落差”向“发展空间”转变。
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在科学设岗定责基础上,探索建立科学考核指标体系,重点考核项目建设、产出强度、科技创新、发展质量、营商环境等指标,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薪酬水平确定依据,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选干部,用实干比高低,在项目建设主战场上展身手、见真招、论英雄,营造了干事创业、敢为人先、崇尚实干、注重实绩的良好氛围。2021年以来,清苑区共招商对接项目104个,其中61个已经完成了项目备案,总投资151.2亿元;22项省、市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29.13亿元,投资完成率110.02%。
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商贸物流、都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招才引智,不断加大核心企业培育力度。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融合推进,形成“团队+技术+资本”的新格局,力争通过一个项目,引来一批人才,搞活一个产业。截至目前,开发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积极引进院士工作站1家,省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2家;引进高层次人才994人、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792人,“以产业链聚人才、以人才促产业”的良性循环正在加速形成。
优环境,积蓄发展新动能
以市委“1511”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和招商引资“双千工程”为抓手,坚持服务向项目聚焦、工作向项目发力、要素向项目集中,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服务发展意识,利用4个月时间,在全区开展思想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对住建、环保、审批、自规等部门进行专项整顿,特别是对“关键”岗位,采取教育培训、纪检警示、轮岗转岗等措施,将党员干部队伍打造成“改革创新、廉洁高效、实干争先、担当奉献”的改革发展特战队。
完善项目服务专班制度,按照“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抓到底”的工作思路,对项目前期、开工、建设、建成投产实行全过程服务、管理。组建“项目联合帮办专班”“高质量发展综合专班”,开展“保姆式”服务、“法治式”服务、“一站式”服务,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打造服务零距离、行政零收费、施工零干扰、拿地即开工的“清苑品牌”。
建立项目服务办事处,工作人员到项目现场办公,打通服务项目的“最后一米”。2021年7月25日,中南高科保定新经济产业园办事处揭牌,“政务大厅”前移到项目上,不仅帮助企业协调自然资源、住建、审批等单位,而且全程领办代办土地组卷、土地清表、土地挂牌、开工手续等,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中南高科项目一期从签约到开工建设创下了中南集团在华北地区项目建设新速度,创造了项目落地和“拿地即开工”新纪录。
一花引来百花开,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引得企业纷至沓来,百威英博、中南高科、立中集团、古城香业、四通新材料、东利机械、保定味群、同方福照等众多知名企业及上市公司纷纷入驻。
四川新闻网消息9月16日下午,德阳中学全体行政召开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对标省内名校,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进行深入思考,广泛讨论,进一步科学谋划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有效策略。德阳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田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田斌重点部署接
封面新闻记者 刘虎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下称《规划纲要》)。新进展释放新信号,新使命推动新作为。遂宁,是联动成渝的发展轴心、毗邻地区先行区,也是互济南翼、北翼的中枢纽带。“即将出炉的《
5月24日,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设立10周年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东兴试验区设立10年来,积极探索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模式、新经验、新体制,多项经验做法走在全国、全区前列。发布会现场。据介绍,在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
华蓥,是广安“双百”组团城市计划两大副城之一。2021年1月2日,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榜单发布,华蓥排名第89位。华蓥是个非常年轻的城市,当年从广安和岳池划出十几个乡镇设立的,有如今的城市规模,算发展的很好了。华蓥市户籍人口有36万
加快推进铁路项目建设:完成金甬铁路、杭温高铁主线内房屋拆迁、铁路用地交付工作,完成土建工程的30%;完成金义东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总量的70%。完成杭温高铁、金甬铁路、金义东轨道交通站场周边配套设施规划编制工作,启动金甬铁路东阳站站房和东阳横店
城市中心,乃一个城市行政、经济、文化的核心所在。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规划的变动而不断迁移。举个例子广州市原来的中心在荔湾区,向东发展30年后,广州在2004年底确立了天河区为新的城市中心。“菜地变CBD”,这是人们对广
来源:【丽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一条条“共富路”在处州大地延伸开来,连通“你我他”。一座座“民生桥”在人民群众心间架起,通达“昨天今天明天”。近年来,丽水抢抓机遇,统筹谋划,高位推动,持续发力,不断加快综合交通、民生水利、绿色能源等重大基础设
1-8月衢州2个重大水利工程按下“开工键”14个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驶入“快车道”抓抢黄金施工期一起看TA们进展如何~新!再添两大重量级成员近日,衢州市铜山源水库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进行应急段施工,建设内
近年来,霍山县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强招商引资生命线,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厚植招商沃土,先后吸引一批重大项目落户,有力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3月,霍山县开发区通过龙鑫
2060年中国将实现"碳中和",基本上替代火力发电、燃油汽车,并且基本完成建筑零排放。六安市裕安区坚持绿色发展,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发展绿色能源产业。12月1日,夏尔特拉(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考察洽